官方微信
400-8338-198
非手术,一觉醒来,不用戴眼镜
角膜塑形术是获得世界医疗界认可的非手术、安全有效有效控制近视加深方法,是一种医疗行为,需在正规医疗机构中进行。 角膜塑形镜是根据近视用户的角膜几何形态和屈光度数设计一种特殊的硬性隐形眼镜,采用高透氧材料加工制作,角膜塑形镜适合所有年龄有需要的近视眼患者,对于18岁以下处于近视快速增长期的青少年以及因视力问题导致报考专业受限的人来说,角膜塑形镜的意义更为重要。
角膜塑形镜起源于美国,历经50年的发展,己在全球34个国家得到应用;它是采用一种特殊逆几何形态设计的角膜塑形镜片,其内表面由多个弧段组成。镜片与泪液层分布不均,由此产生的流体力学效应改变角膜几何形态,在睡觉时戴在角膜前部,逐步使角膜弯曲度变平、眼轴缩短,从而有效地阻止了近视的发展,被誉为“睡觉就能控制和矫治近视的技术”。
角膜塑形镜是根据近视患者的角膜几何形态和屈光度数设计一种特殊的硬性角膜塑形镜,采用夜间配戴矫正方式,白天取镜后即可获得良好的裸眼视力。600度以内的近视在一周左右达到1.0以上的视力,尤其针对18岁以下近视发展速度过快的青少年能够有效控制其发展。其高透氧性材质,对眼角膜不会有任何损伤,安全性高,是青少年近视眼最有效的矫正方法,被业内人士称为“睡觉治近视”的良方。
角膜塑形镜采用透气性硬质角膜接触镜材料,即通常所说的RGP材料,RGP是英文RigidGasPermeable的缩写,即“透气性硬质材料”。它是在不透气的硬质材料PMMA基础上发展起来的。PMMA材料,即聚甲丙烯酸甲酯材料,俗称“有机玻璃”或“亚克力”,是最早期硬质角膜接触镜所用的材料。尽管它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等多项优点,但由于完全不透气,患者无法长时间配戴。后来,为了改善硬质接触镜的透气性能,克服PMMA镜片材料的生理特性方面的不足,研究人员通过在PMMA中添加硅胶(硅胶丙烯酸材料)或氟-硅胶(氟-硅胶丙烯酸材料)等开发出透气性硬性材料,即RGP。
随着科技的发展,前三代已经不适合现代人们的需要,而当今最新一代设计属于第四代,采用四区设计,四区分别为:基弧区,又称中央光学区或治疗区;反转弧区;定位弧区,又称配适弧区;和周边弧区。其治疗效果较以往快速很多,所以又称为“快速塑形法”,患者配戴一夜后即有非常显著的矫治效果。
原来普通的RGP镜片用于矫正视力,而塑形镜用于“矫形”,即通过改变角膜集合形态来提高视力。“矫正”型的RGP镜片,其内表面与加墨的表面相平行,或相吻合,通过改变镜片的外表面来调节镜片光度。而“矫形”用的塑形镜则相反。其外表面较简单,内表面相对复杂。塑形镜的内表面不再与角膜平行或吻合,而是在镜片角膜之间制造一些间隙,利用泪液的作用达到“矫形”效果。
2006年2月眼视光学杂志有一篇《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对儿童近视进展的延缓作用》的综述。文章对30年来有关研究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和近视的文献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指出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可阻止或缓解近视进展,其机制是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提供了更清晰的视网膜像质,从而抑制了近视的进展,也可能是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作用于角膜,改变了角膜的形态和光学性能。
当然,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在感冒、发烧,眼睛有炎症期间以及青光眼等眼病不宜戴。它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近视,也可出现停戴后视力反弹的现象,但它不改变角膜的结构,为青少年近视将来的治疗赢得一个机会,不失为目前治疗和阻止青少年近视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适合配戴人群
1、裸眼视力要求高的低度近视患者;
2、无角膜异常,如炎症、变性等,无眼睛其他疾病;
3、理解梦戴维角膜塑形镜的作用机制及其潜在的并发症和矫治的局限性;
4、动机明确并有非常好的依从性;
5、一般7岁以上,有一定的自理能力,有家长监护;
6、近视度数在-0.75~-6.00D左右,散光低于-1.50D,并为顺规散光,逆规散光效果一般差;特别推荐-4.00D以下的患者。
7、角膜曲率范围在41.00D~45.50D为好,过大过小矫正困难;
8、近视进行性发展的青少年;
9、有一定经济基础并能承担治疗期间镜片和其他费用者。